隨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理念發生著改變,全民健身意識逐漸覺醒;keep抓住時代浪潮,以健身工具作為功能主打,優質內容社區加持,上線后發展勢頭迅猛,五年來已經累積2億多注冊用戶,成為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一站式智能健身平臺;本文作者進行了keep的競品分析,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本文通過keep與競品的多維度對比,分析這款移動應用成功的原因,并從產品小白的視角,大膽展望keep將來的功能迭代方向和商業化發展。
(體驗環境:產品版本v6.46.0 / 系統ios 12.3 / 機型iphone7 / 時間2020年8月)
一、市場分析
1. 行業背景
健身行業在我國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新中國成立的時期。
從1948年內地的第一家健身會所,到90年代健美皇后馬華成立的健身俱樂部,再到世紀末浩沙集團俱樂部連鎖經營模式在內地的興起;健身行業在我國從無到有,再到蓄勢待發經歷了半個世紀的歷程。
2001年,中國申奧成功的消息給全國人民的健身熱情再添一把火,國內健身俱樂部的數量呈現井噴式增長。
2008年奧運會后,國務院將8月8日定為全民健身日,國家大力支持健身事業發展的同時,民眾的自主健身意識開始形成。
2014年國家《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政策的利好,傳統線下健身行業趨于成熟,加上科技力量的逐漸強大,資本開始探索新型健身模式,互聯網健身應運而生;各類o2o項目、新型健身房、智能硬件等的出現和普及逐漸推動著國人運動健身方式的轉型升級。
2. pest宏觀分析
1)政治環境
近年來,體育運動事業發展得到國家層面的大力支持,政府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體育總局發布中國體育群眾發展報告》、《體育總局、國家發改委提出進一步促進體育消費行動計劃》等體育事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旨在提倡科學健身,提升公共體育普及水平,建設共享健身服務平臺,優化健身結構布局,鼓勵創業創新;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健身需求,提高中華民族身體素質。
2)經濟環境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基礎設施逐漸完善,資金開始向發展資料和享受資料的建設傾斜;而相比與傳統服務業,運動科技和智能健身領域發展相對成熟的企業更加能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夯實經濟基礎為國民升級消費行為提供了先決條件。
2019年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過三萬元,人們的消費需求由生存型轉向發展型,消費觀念也發生轉變,更多人開始追求綠色健康的消費理念,注重精神需求和生活品質。
3)社會環境
城市化飛速發展,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已不能和前輩同日而語;社會對工作效率的要求越高,城市人口面臨的工作壓力越大。
世衛組織2019年調查報告顯示,全球只有5%%u7684健康人口,亞健康狀態早已成為所有年齡層的共同困擾。
中國社科院《人才發展報告》的數據顯示,中國超重人口有7000萬到2億人,脂肪肝患者約有1.2億人;肥胖問題已經成為國民健康的巨大困擾,而運動健身正是人民改善健康狀況的有效途徑;疫情爆發以來,人們出行受限,線上運動app迎來發展契機。
4)技術環境
互聯網強勢崛起,智能手機基本普及,4g技術成熟穩定,5g時代到來,各類健身移動應用如春筍般涌現,線上科技與線下場景的結合是未來健身行業的必然趨勢。
此外,各家科技公司也在智能硬件上創新深耕,不斷出現如手環、體脂稱、跑步機等智能設備;精準采集身體數據,用戶的運動情況、健康狀況得以數字化。
3. 市場規模
艾瑞咨詢2019年《中國運動健身行業發展趨勢白皮書》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不僅健身用戶規模可觀,而且體育用品的消費的增速提高,體育場館的規模持續擴大,健身教練的從業者數量也不容小覷;由此可見,中國目前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未來的發展前景廣闊。(數據來源:艾瑞咨詢)
這類健身用戶中,越來越多人開始接觸線上健身模式;下表中的數據顯示,自2104年以來,我國線上健身用戶的數量成逐年增長態勢,且增速極快,雖然目前看來趨勢放緩;但由于其用戶基數大,因此未來仍有拓展空間。(數據來源:智研咨詢)
4. 市場現狀
從以上的數據和分析來看,我國目前的健身行業和線上健身市場是有巨大發展潛力的,也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青睞;尤其是在智能健身服務與科技場館建設方面,科技化、智能化是未來健身行業的發展方向。
目前市場上的健身app種類多樣,主打的運動功能各有不同,主要可以分為健身類、跑步類、健走類、其他類,各廠商對流量資源的把控比較分散;數據顯示,健走領域聚集了大量計步產品,此類應用瓜分了在線健身app市場上34.27%%u7684流量,而跑步類和健身類分別占33.99%%u548c18%%u7684市場份額。(數據來源:智研咨詢)
需要注意的是,不論各類app最初上線時的主打功能是哪種,發展至今各家都在向其他運動領域橫向擴展;很多排行靠前的線上運動app如今都上線了健身、跑步、計步、騎行、瑜伽幾類功能,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功能同質化的問題。
在功能多而全的基礎上,誰能在細分領域做到內容和服務更優質,誰才能吸引更多流量,盲目對標只會造成用戶流失。
在運動類移動應用市場逐漸成熟,用戶量增長已經放緩的情勢下,各家公司開始向用戶粘性方向尋求突破,內容社區和社交打卡成了各家必爭之地。
豐富自家運動功能類型的同時優化服務,增強運動社區建設,創造優質社區內容,有利于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二、確定競品
為了更好地在眾多移動app中篩選出keep最具有競爭力的競品,本文參考了艾瑞指數健身運動類應用排行榜,以月獨立設備數為依據,篩選出了前六名的app,認為是最受線上健身用戶認可的運動健身移動應用:
1. 選擇指標
根據功能相似度,首先排除了以健步走記步工具作為主打功能的步多多。
其余競品中,通過對七麥數據上這幾款產品在app store上的應用描述、分類排行、近30天日下載量綜合評估比較, 結果如下圖所示:
從應用排行來看,小米運動是keep之下排行最高的,其實是咕咚和悅動圈。
在這三款應用中,雖然悅動圈的獨立設備數最高,但近期在應用商店中的表現卻不好,其原因值得探究。
悅動圈是以健走和跑步記錄為主打功能的應用,slogan是走路就能領紅包,可能紅包是初期吸引眾多用戶注冊的主要原因;然而紅包的激勵并不能使用戶真正愛上運動,紅包激勵縮減后部分用戶就會流失;悅動圈的健身功能并不是其主要功能模塊,與keep的用戶定位不同,因此排除。(數據來源:七麥數據)
2. 確定競品
3. 選擇原因
通過產品體驗,我們可以發現,咕咚和小米運動與keep的基礎功能——即運動模塊基本重疊,三者的都包含跑步、健身、健走、騎行四種記錄功能,且同樣具有社區功能。
咕咚與keep更為相似,因為二者還同樣具備商城模塊和會員制度,屬于直接競品。
小米運動與之區別的地方在于,該款應用更加傾向于綁定小米智能設備進行精準的運動和健康數據記錄,其商業模式與前兩者有所區別,屬于間接競品。
得益于小米智能硬件設備的引流,小米運動app獲得了不小的流量和用戶活躍度;然而,仔細試用過小米運動app后發現,其實它的功能點設置并不是很全面,需要加強軟件方面的建設。
三、競品分析
1. 產品定位
keep是一款具有社交屬性的免費移動健身產品,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利用碎片化時間選擇適合自己的健身課程。
keep在初期主打移動健身工具,其創立的初衷是為小白提供健身指導,解決大多數小白不知如何正確高效健身、線下健身卡和教練價格高、健身房離家遠、時間不充裕、一個人沒有動力等阻礙他們邁出第一步的諸多痛點。
用戶定位精準,免費的訓練課程、優質的內容社區和社交屬性吸引了不少流量,積累了龐大的用戶基礎后上線商城模塊,將流量變現,形成完整的商業閉環。
咕咚是國內首款運動app,上線之初是以gps跑步記錄為主打功能,隨后推出了咕咚手環等智能硬件,轉型成為線上運動與智能硬件終端相結合的數據平臺。
咕咚主攻跑步賽道,在記錄數據的基礎上給運動愛好者們提供了一個賽事平臺,推出了線上馬拉松、自行車賽事等同城活動,打造全民運動生態系統,提高了社交屬性。
2017年起進軍智能裝備領域,2018年上線健身模塊,形成了智能裝備、運動社交、數據記錄的一站式運動平臺。
小米運動依托硬件優勢,為用戶提供精準的運動數據記錄,和詳細的睡眠及運動分析;其主要功能模塊只有基礎的運動記錄功能和社區功能,而沒有商業化的商城板塊,這是它與前兩個競品區別的地方。
2. 用戶分析
1)用戶畫像
從使用人群性別比例中可以看出,雖然三款運動app的男性用戶均是多于女性,但差別基本不大。
咕咚的男性用戶比女性用戶稍多一些的原因可能是基于產品最初的定位,由于愛好跑步的男性用戶會稍多一些,因此咕咚積累了較多的男性用戶。
而keep在2018年6月時,男性用戶只占到了38.76%%uff0c超過六成為女性用戶。
究其原因,女性用戶的需求主要是減肥瘦身改善體態,可能一張瑜伽墊就可以配合keep的專業課程操練起來;而男性對增肌的需求相對較高,對專業器械的依賴較大,可能是導致初期男性用戶較少的原因。
keep逐漸開發了更多適合男性用戶的
圖文詳解wps如何添加字體 教你在wps添加字體的方法權重網站降權分析 如何恢復(使用改版策略)2019雙十一上云選云服務器提交文章的時候出現攔截提示機房通報說我們的服務器對外攻擊windows云服務器搭建網站教程怎么下載全民k歌 全民k歌的下載安裝方法t.tt被重新啟用,羅永浩還能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