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計劃這個話題我還挺想講的。很多朋友說“怎么賬戶轉化率低、怎么不花錢”,都很難會有一招見血的方法來解決,像很難解釋“為啥cpm三千多計劃也沒爆量”。
比如下面這兩條計劃:上面這條cpm 約3300,消耗只有2400左右。下面那條計劃cpm2萬3,消耗只有1564。后來它們也沒有跑起來。
兩條cpm極高、但消耗很少的計劃
很多時候還是測一條計劃的事。測出來了,跑起來了;測不出來,成本高、轉化率低。所以,“怎么測計劃”應該是最簡單實用的方法論了,畢竟啥營銷思路最終都得落到計劃設置里去才有效。
今天咱們主要是為了講一個概念,講對“計劃”的理解。
如果我們往簡單里來看的話,賬戶是由一條一條的計劃組成的,我們只要把一條計劃測好了,能把一個賬戶做起來了,并且在信息流里還會有比較典型的頭部效應——如果你能把一條或者是兩條計劃測好了之后,這個賬戶能跑的挺好的了。
所以下面咱們就來講一講怎么能夠把一條計劃給測好。
本文目錄:
01 一條計劃拯救一個賬戶的故事
02 怎么才能測出一條計劃?
03 如何分析優化賬戶和計劃?
04 答疑
一條計劃拯救一個賬戶的故事
我們先從第一點開始講,為什么測出一條計劃這么重要。
一直會有人問我說,我這個賬戶怎么投不起來,包括現在有一些我之前沒有聽過的行業(我以前主要做ka客戶,網絡應用的推廣),也開始做投放了,比如說做融資培訓這樣比較小眾的行業。
有朋友介紹他聯系我,他說“我這個賬戶怎么回事,賬戶測好多計劃都是學習失敗”,我會非常淡定地跟他講說都是這樣的,大家都是很多計劃都測不出來。在投放中你只要能測出來一條計劃可以了,賬戶就能投起來了。
為什么測出來一條計劃這么重要呢?
我們可以把后臺可以理解成為是連接廣告主和用戶之間的一個載體,廣告主告訴媒體“我有什么樣的訴求、我要找什么樣的用戶”,告訴的方式是媒體提前把他的用戶打上了一些標簽,在后臺把這些標簽聚攏成了一個一個的按鈕,比如說性別、年齡、行為、興趣定向這些,你想要什么樣的用戶、想要多少用戶,你就直接在后臺設置好預算、出價、定向這些。
當你把這些東西設置好了之后,就是一條計劃了。
所以它相當于是你下給媒體的一個訂單,你下給媒體訂單之后就托管給媒體,媒體去幫你找人、給你做投放了。如果這么講的話,計劃好像也沒有那么重要,它只是一個訂單。
但更重要的地方是一條計劃是有生命力的。你給它投放出去之后,點擊了開始投放的按鈕,這個計劃能跑出來一些數據了,你會發現它就像一個活人一樣,是有生命的。
我是最開始對計劃有這個感覺的時候,就感覺我對信息流投放有點上道了,我們能看到一條計劃今天投放是怎么樣的,明天投放是怎么樣的,有的時候消耗會降低,有的時候會升高,你看它一一天投放消耗的走勢會有變化,對這個計劃的感知會有利于我們測起來一條計劃。
關于計劃大家說的比較多的是模型的概念,但因為這個概念比較偏技術,所以到老我也不是特別懂這個模型是啥意思。如果簡單來理解的話,它是一波相似的用戶,比如說你最開始找到的是有什么樣興趣愛好的人,接下來他會照著這些轉化的人再去找相似的用戶,這就會形成一個模型。
這個模型一旦對了之后,即使你投放的轉化目標,不是你最終的考核目標,比如說你的轉化目標是付費,但是你最終的考核目標是roi,那這條計劃的可能也會一直好,這是一條計劃的模型的意義,我覺得是這樣。
營銷的方法論真的是太多太復雜了,但你如果落實到計劃怎么測上的話,這個事情就特別簡單,無論是誰講都是后臺那些選項和按鈕,當然創意這個事情它是無窮無盡的,除了創意以外的東西它都是很有限的。
我比較熟頭條,所以一直拿頭條的“計劃”這個詞來說,如果你是做騰訊的話,它對應的層級是“廣告”,如果做百度的話,對應的層級是“單元”。
接下來講幾個測計劃的故事,我在實際投放中的經歷。
有一次我跟一個同事出差去上海,我們比較慘,成本一直都很高,客戶馬上停投了。我當時跟領導說,我說客戶馬上停投了、還要不要去匯報一下,我領導說出差的錢公司給你出,死也死個明白,你就去弄明白咱們為啥沒投起來。這個賬戶已經投了快一個月了,一直也沒有投起來。沒有想到在我們去匯報的路上,突然間有條計劃跑起來了,這個賬戶就投起來了。
還會有這樣的事情,很多廣告主會威脅代理商,“到哪天哪天,要是做不到多少量的話,你們別投了”。有挺多次都是客戶要求的deadline當晚,一下子起量了。所以后來再有小伙伴被客戶這樣要求的時候,我都會跟他說你一定要堅持到最后一刻,客戶說如果是到哪天的幾點,你在幾點之前的一個小時都不要提前放棄,可能會在前一個小時賬戶起量了。
還有一次是pk一個客戶,這個客戶當時是比較想放量的,大家pk的也比較激烈,有一個新代理他一下子一天跑了100萬,我們都驚呆了,覺得這個代理怎么這么厲害。后來知道他就是一條計劃跑起來了,他整個賬戶里就這一個計劃在跑量,這一個計劃一天能跑100萬。
有同學說這是玄學嗎?如果你說它是玄學的話,這個事情是不能夠導出解決方案的。我們往能導出解決方案的方向去想,有的計劃是能跑非常多量的,你目前沒有測出來這樣的計劃,你繼續測,你是有可能測出這樣的計劃的。往能解決問題的方向想。
從這幾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來信息流廣告的一些特點。大部分計劃都是不起量的,這是正常的現象,你投是這樣,我投也是這樣。
如果一旦測出來一條計劃,有的計劃跑的時間長,有的計劃跑的時間短,但是我們大概率可以認為,如果有一條計劃能跑出來了,你就能緩一口氣了,它能撐起來這個賬戶。
所以如果賬戶不起量的話,我現在會比較淡定,知道不起量是正常的。就繼續測,直到測出能起量的計劃。
我們剛才說大部分的計劃都是不起量的,那有沒有具體的數據支撐呢?
我之前調研過一些賬戶,看了至少得有上百個賬戶,會發現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頭部的效應比較明顯,賬戶里大部分情況下同一時期只有幾條計劃能跑起來,甚至就是一條計劃能夠占據賬戶的大部分的消耗,我后來也和其他代理商的朋友、還有媒體的朋友交流,大家也都普遍認可這個規律。
當然會有一些賬戶它的各計劃消耗是比較均勻的,可能同時有十幾條的計劃跑量,但是從大部分的計劃上來看,還是會存在2、8定律的現象的。
接下來我們講一下怎么能夠測出來一條計劃。
怎么能夠測出來一條計劃
我們先按照一個邏輯來看,可以把一條計劃拆分成幾塊,一塊是媒體功能的使用,包括了定向、出價,也包括媒體出的新的功能、托管之類的;另外一塊是撞流量,在投放中有一些東西是我們能決定的,比如說媒體功能的使用、也包括后一個部分的創意,但也有一些東西是我們不能夠決定的,比方說一個素材上了幾條計劃,就有一條計劃roi特別好,其它計劃都不好,這我們沒辦法解釋,只能認為是遇到的流量不同。
那對于我們不能夠決定的東西我們怎么辦呢?用沒有什么技術含量的方法,多開賬戶、多建計劃,這樣來提高你撞上好流量的概率。最后一塊是創意,我們可以理解成媒體功能的使用加上撞流量都是找到用戶,最終用戶能不能轉化還是由創意決定的,所以創意是投放中至關重要的因素。
把計劃拆分成3塊之后,要怎么辦?
當然是優化廣告投放的各個環節,來提升測試成功的概率。首先要熟悉媒體的功能,尤其是新功能,這里面要強調一下,我真的遇到過一些案例,是因為某一個新功能用的比較好,才投起來了,所以了解媒體的功能很有必要,也建議大家用更積極一點的態度來對待媒體的新功能。
接下來我們再講一下,除了要努力提升計劃測出來的概率,當有一條計劃能夠跑起來之后,我們還要注意不要拖計劃的后腿。計劃一旦能夠跑起來,你讓它跑就行了。除了給他放預算之外,別的你都不要動了。這里面特別想說的是不要調它,這是信息流里的一個普遍共識,轉化出價的計劃總調容易調死。
那預算怎么放呢?
先給它設置成小預算,看效果是不是可以接受,如果可以接受的話,你給它放開預算,如果不可以接受的話,你等一會兒。
(也不要立即關掉它,也許是數據沒有緩存過來,如果是深度轉化的話,用戶還是需要一些轉化時間的,比如說投游戲考核付費的話,用戶得玩一會才能付費對吧?)
如果數據不是太差,一般建議看看第二天的數據再決定要不要關,不要把一條計劃關得太早。你如果把一條計劃關得太輕易的話,會陷入一個惡性循環,建計劃關計劃、建計劃關計劃、最后你會發現花的錢也不少,還比較難能有計劃測出來。
跑量計劃有什么特點呢?
很多時候它都是爆量的計劃,你會發現它很快會撞預算,花錢的速度很快,這樣的計劃比較有可能成為你賬戶里邊的支柱計劃。
前面第一部分我們講了測出一條計劃是非常重要的,第二部分我們講怎么能夠測出一條計劃,都在強調“計劃”這個概念,接下來我們再看怎么利用這個概念、去分析賬戶。
如何分析優化賬戶和計劃
這個是我自己發明的,可以把賬戶里的計劃分成1、2、3類,第一類是天才計劃,它往往是賬戶里邊的支柱計劃,就是咱們剛才說的那種最開始表現很好,也不一定是你做對了啥,有可能是你的某一個媒體的功能使用的好,有可能是撞到了好流量,還有可能是創意也好,不管是因為什么原因,反正它是表現比較好。
這類計劃的數量會很少,但是起到的效果很大。我們對它的操作很簡單,肯定是放預算了對吧。
更多的計劃是第二類和第三類的計劃,一般可以把計劃都認為是二類的計劃,它要么是能花錢,要么是成本比較低(roi高),消耗和成本(roi)有一者比較好、另一者有點問題,這個時候就遇見問題
網站優化后要多長時間可以看到排名效果?長安十二時辰、陳情令……這些大熱劇的域名竟然還能這么玩?!微信支付錯誤-虛擬主機/數據庫問題【西維數碼】您的域名被工信部核查到有問題怎么通過域名查到ip備案人和法人不是同一人客戶備案人拿法人的身份證在線上傳嗎域名解析到阿里云服務器-域名及賬戶問題阿里云服務器怎么備份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