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交互設計,其實設計的就是人如何向機器發(fā)送指令,機器如何向人傳達信息,一來一往是為交互。當要傳達的信息量很少時,好辦,就像google的搜索框那樣,往白底上一放就行了。但當?shù)鹊叫畔⑹呛A康摹⒃谝黄辽想y以全部呈現(xiàn)時,就需要有效地組織信息,將部分信息先隱藏起來,待到用戶需要時再將用戶引導到那里。在界面設計中,廣義地來講,從一組信息向另一組信息轉移的的過程,就稱之為導航。
明確了定義,我們就該知道,一個好的導航設計應該讓用戶明白:
1、現(xiàn)在在哪兒
2、以前去過哪兒
3、將來應該/能夠去哪兒
4、怎么去
5、怎么回
判斷一個導航方式設計的是否合理,也可以利用這幾條一條條比對一下。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下手機界面中常用的導航方式。
一、拖動
定義:手指在屏幕上按下,向某方向平移。
適用情景:若要呈現(xiàn)的信息超出一屏所能容納的范圍,則在符合用戶心理模型的前提下,可以將內容在一維或者兩維德方向上排布,用拖動屏幕內容的方式來瀏覽所有信息。
例如,很長的文章、電子書、列表(縱向的一維),一年內的詳細股價折線圖(橫向的一維),地圖、1:1顯示的網(wǎng)頁和圖片(二維)
討論:沒錯,你沒有看錯,這是觸摸屏手機上最簡單、最土鱉也最基礎的手勢。按照對導航的定義,這確實是一種導航方式,用戶可以向某個方向拖動屏幕,去瀏覽當前屏幕以外的信息。用戶很容易學會使用這種導航方式,就是把擋在邊框外的內容拖進來看嘛。最簡單的方式,往往也最有效的。
完美無止境:
雖然這是最土鱉的導航方式,但是為了設計一個符合剛才所列5項基本原則的導航,還是有很多創(chuàng)意可玩的。
knotguide在同一頁上顯示了繩結的示意圖和解說。過長的解說文字需要先隱藏一部分,拖動瀏覽全部。為了讓用戶知道將來能夠去哪里(3),它給文字的底部蒙了一層半透效果,以暗示還有一部分沒展示,可以繼續(xù)往下看。同時,在剛進入該頁面時,文字區(qū)右側的scrollbar會短暫顯示2~3秒,再消失,這也能起到同樣的暗示效果(這可能是android平臺內置的默認效果)。
acurrency將暫時無法展示的多種匯率橫向排布在屏幕外。為了展示將來能夠去哪里(3),它將藏起來的部分漏了一點出來,折在當前頁的后面。沒記錯的話,這種設計應該是從mac的文件和唱片瀏覽上得到的靈感。
最經(jīng)典的拖動導航還是應屬iphone的homescreen。在homescreen上,apple設計了一個位置指示器。這可以幫助用戶很容易地理解當前在哪里(1),可以去哪里(3)。同時,在拖動屏幕的時候,apple也設計了平移的轉場動畫,這很好的幫助用戶理解怎么去(4),怎么回(5)。
當網(wǎng)頁內容大于屏幕展示范圍時,android內置的瀏覽器會在用戶拖動網(wǎng)頁的時候在屏幕的下側和右側展示兩個灰色的scrollbar,暗示用戶當前所處的位置(1),以及可以往哪里移動(2)。
個人服務器與云服務器配置如何進行域名注冊?域名注冊要注意哪些?企業(yè)網(wǎng)站建設如何選擇建站公司學生用什么云服務器便宜使用免費自助建站模板過程應該注意什么?騰訊云服務器拼團購買微軟云服務器怎么買linux云服務器購買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