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c語言的算法,選擇排序和冒泡排序。
對于選擇排序,首先理解排序的思想。給定一個數組,這種思想首先假定數組的首元素為最大或者最小的。此時就要利用3個變量表示元素的下標。一個表示當前,一個表示找到的最大或者最小的下標,一個用于存放每次循環中最大值的下標。在掌握了程序的基本思想之后,再進行排序。找到最大的下標后賦給每次除非的那個最大的下標。找到之后判斷所假設的當前值是否為此次循環的最大值,如果不是,就交換最大 與當前的值,從而將數組以一定的順序排放,最后寫一個循環將結果輸出。代碼不是很難,所以我就逐步講解了,只是附上代碼,不懂的可以給我留言,我給大家講解或者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我也好修正。
#include<stdio.h>void main()//主函數{ int a[10]; int i,j,w; printf("請輸入10個數字: \\\\n"); for(i=0;i<10;i ) scanf("%d",&a[i]); for(i=0;i<10;i ){ for(j=0;j<10;j ) if(a[i]<a[j])//進行比較//比較后進行交換{ w=a[i]; a[i]=a[j]; a[j]=w;} }printf("排序后:\\\\n"); for(i=0;i<10;i ) printf("m",a[i]); printf("\\\\n");}結果展示:
接下來是冒泡排序,這個是c語言中最常用的算法之一,因為這個比較容易理解,多數人在他們要進行排序的時候首先使用的就是這個算法。這個算法比較容易理解。對于冒泡排序,主要采用的是相鄰數兩兩進行比較的思想。如果后一個比前一個大或者小,則將其調換位置,直至所有的數都比較完。如果給定一個大小為n的數組,那么需要比較n-1趟,每一趟比較n-1-i次 ,i 表示上次循環中已經比較完的下標。寫兩個循環判斷,如需交換則進行交換,如果不需要交換則進行下兩個數的比較,直到所有的數比較完。最后,用一個循環將排序完成后的數全部輸出。代碼如下:
#include<stdio.h>#define n 10void main(){ int a[10]; int i,j,t; printf("請輸入10個數字: \\\\n"); for(i=0;i<10;i ) scanf("%d",&a[i]);//使用兩層循環 for(i=0;i<n-1;i ){ for(j=i 1;j<n-(i 1);j ) if(a[j]<a[j 1])//比較大小{ t=a[j]; a[j]=a[j 1]; a[j 1]=t;}}printf("排序后:\\\\n"); for(i=0;i<10;i ) printf("m",a[i]); printf("\\\\n");}結果:
結論淺說:
對于選擇排序的分析是很簡單的,輸入的規模由數組元素決定,基本操作是鍵值比較a[j]<a[min]。因此,對于任何輸入來說,選擇排序都是一個o(n^2)的算法。因此,這個實驗的時間復雜度為o(100),空間復雜度為o(10)。然而,鍵的交換次數僅為o(n),或者更精確一點,是n-1次(i循環每重復一次執行一次交換)。這個特性使得選擇排序優于許多其他的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就是相鄰兩個數相比較,大數就沉底(或者小數上浮的過程),總共進行了n-1次比較和交換。上面的冒泡算法為了便于算法的實現,所以考慮只使用一個一維數組來存放10個整型數據。排序過程中數據始終在這個數組中(原地操作,不占用額外的空間)。所以該算法的時間復雜度為o(n-1),空間復雜度為o(1)。
感謝大家的閱讀,希望大家收益多多。
本文轉自:https://blog.csdn.net/zjy18886018024/article/details/80718713
推薦教程:《c語言》
白帽SEO是一種正規的優化操作手法css選擇器怎么選擇倒數第幾個元素柳州域名注冊網站怎么回事?柳州域名怎么樣?云主機因攻擊被封請問還需要多長時間能夠自動解封阿里云服務器不備案怎么建站買網站空間多少錢網站用云服務器好不好騰訊云香港服務器需要域名備案嗎